地址
甘肅省酒泉市敦煌市陽關大道
開放時間
開園中;08:00-18:00開放(15:30停止售票,16:10停止入園)
官方電話
票務諮詢:0400-8333715
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東南,鳴沙山西麓的斷崖上,坐落著一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藝術殿堂 —— 敦煌莫高窟。它始建於前秦建元二年(公元 366 年),歷經十餘個朝代的興建,形成了集建築、彩塑、壁畫於一體的巨型石窟群,現存洞窟 735 個、彩塑 2415 尊、壁畫 4.5 萬平方米,被譽為 “東方藝術明珠”。1987 年,莫高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《世界文化遺產名錄》,與山西雲岡石窟、河南龍門石窟並稱為 “中國三大石窟”,如今已成為全球遊客追尋絲路文明與佛教藝術的聖地。
一、核心概況:跨越千年的藝術史詩
莫高窟的開鑿始於僧人樂僔的 “見金光如佛”,此後歷經北朝、隋、唐、五代、宋、西夏、元等朝代的持續營建,歷時千年從未中斷。其藝術內容以佛教為核心,涵蓋了佛本生故事、因緣故事、佛教史跡畫等,同時融入了不同時代的社會生活場景 —— 從唐代的宮廷宴樂、西域商隊,到宋代的市井百態、耕作場景,宛如一部 “牆壁上的圖書館”,直觀展現了中國古代從公元 4 世紀到 14 世紀的藝術、文化與社會變遷。
洞窟依山而建,分為南、北兩區,南區為禮佛修行區,現存洞窟均集中於此;北區為僧侶生活區,現存洞窟多為禪窟、僧房,保存有大量古代文獻與生活用品。莫高窟的藝術成就集中體現在壁畫與彩塑上:壁畫採用 “平塗重彩”“瀝粉堆金” 等技法,色彩歷經千年仍鮮豔奪目;彩塑以泥質彩塑為主,從高達 35.5 米的唐代 “北大像” 到僅十几厘米的小型造像,形態各異、栩栩如生,展現了不同時代的雕塑風格。1900 年發現的 “敦煌遺書”(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的古代文獻),更是涵蓋了宗教、歷史、文學、科技等領域,為研究絲路文明提供了珍貴的第一手資料。
二、地理位置:絲路要道上的文化座標
莫高窟位於甘肅省敦煌市東南 25 公里處,地理座標介於東經 94°40′-94°41′、北緯 40°02′-40°03′之間,地處鳴沙山西麓、宕泉河西岸的斷崖上,東距敦煌市區約 25 公里,西距鳴沙山月牙泉景區約 30 公里,南鄰祁連山支脈,北接敦煌綠洲,是敦煌文化旅遊圈(莫高窟 – 鳴沙山 – 月牙泉 – 玉門關 – 陽關)的核心起點。
從區域交通來看,景區緊鄰國道 217 線(敦月公路),距離敦煌機場約 35 公里,距敦煌火車站約 30 公里,距敦煌市中心(反彈琵琶雕像)約 28 公里,周邊交通網絡便捷,從敦煌市區自駕或乘坐景區直通車前往約 40-50 分鐘,是甘青環線(西寧 – 張掖 – 敦煌)與西北環線(蘭州 – 嘉峪關 – 敦煌)的必打卡站點。
三、交通指南:多方式便捷抵達
(一)外部抵達方式
- 飛機出行:
- 可飛往敦煌莫高國際機場(IATA 代碼:DNH),機場距景區約 35 公里,開通了至北京、上海、西安、蘭州、烏魯木齊、成都等城市的航線,飛行時長:從蘭州出發約 1.5 小時,從西安出發約 2.5 小時,從北京出發約 4.5 小時。
- 機場交通:機場外無直達景區的計程車,需先乘機場巴士(15 元 / 人,30 分鐘)到敦煌市區(沙洲夜市站),再轉乘景區直通車或打車前往;也可在機場包車(5 座轎車約 150 元 / 車,耗時 50 分鐘)直達景區,適合多人同行。
- 火車 / 高鐵出行:
- 敦煌火車站是主要鐵路樞紐,距景區約 30 公里,目前開通了至蘭州、西安、烏魯木齊等城市的普速列車,從蘭州到敦煌約 12-14 小時,從西安到敦煌約 20 小時;蘭新高鐵敦煌支線已規劃建設,未來將實現高鐵直達。
- 車站交通:火車站可乘坐 “火車站 – 莫高窟” 專線直通車(10 元 / 人,40 分鐘)直達景區數字展示中心;或打車(約 80-100 元,40 分鐘)前往,拼車(25-30 元 / 人)更實惠。
- 自駕出行:
- 路線推薦:從敦煌市區出發,沿陽關中路轉敦月公路(國道 217 線)向東行駛,全程約 25 公里,耗時 40 分鐘,沿途設有 “莫高窟” 清晰指示牌,景區入口處有大型停車場(小車 10 元 / 次,大巴 20 元 / 次);從鳴沙山月牙泉景區出發,沿敦月公路向東行駛約 30 公里,耗時 45 分鐘可達。
- 注意:景區實行 “數字展示中心 + 實體洞窟” 分段遊覽模式,自駕需先到數字展示中心(距實體洞窟約 10 公里)取票,再乘坐景區擺渡車前往洞窟區,不可直接自駕至洞窟入口。
- 市區直通車:
- 敦煌市區設有多個莫高窟直通車停靠點,主要站點包括:沙洲夜市北門(7:30-17:00,每 30 分鐘一班)、敦煌飯店門口(7:30-17:00,每 30 分鐘一班),票價 10 元 / 人(往返),直達景區數字展示中心,是市區前往莫高窟最便捷、性價比最高的方式,無需擔心停車與路線問題。
(二)內部遊覽交通
- 景區擺渡車:
- 連接 “數字展示中心” 與 “實體洞窟區” 的唯一交通方式,免費乘坐(含在門票內),全程約 10 公里,耗時 15 分鐘,營運時間與門票預約時段同步,每 10 分鐘一班,遊客需憑門票在數字展示中心乘車,抵達洞窟區後統一由講解員帶領進入洞窟參觀。
- 步行遊覽:
- 實體洞窟區遊覽以步行為主,講解員會帶領遊客沿指定路線參觀(約 1.5 公里),途經不同時代的代表性洞窟,沿途設有休息亭與文創商店,全程步行約 2 小時,遊覽路線平緩,無爬坡路段,適合各類人群。
四、門票與開放資訊:嚴格預約,規範遊覽
(一)門票價格與預約方式
莫高窟門票實行 “線上實名預約制”,無現場售票窗口,需提前通過官方渠道預約,旺季(4-10 月)門票緊張,建議提前 7-15 天預約。

- 常規參觀門票(旺季 4-10 月):
- 成人票 238 元 / 人(含數字展示中心觀影 + 實體洞窟參觀 + 擺渡車),參觀時長約 3.5 小時(數字觀影 40 分鐘 + 洞窟參觀 2 小時 + 往返擺渡車 1 小時);
- 優惠票 148 元 / 人(6-18 周歲未成年人、全日制本科及以下學歷學生、60-69 周歲老人,憑有效證件);
- 免票:6 周歲(含)以下或身高 1.2 米(含)以下兒童、70 周歲(含)以上老人、殘疾人、現役軍人、退役軍人(憑有效證件),免票人群仍需提前線上預約 “免票名額”,憑預約碼與證件入園。
- 常規參觀門票(淡季 11-3 月):
- 成人票 140 元 / 人,優惠票 90 元 / 人,免票政策與旺季一致,淡季遊客較少,預約難度低,部分洞窟會額外開放(旺季因客流限制不開放)。
- 應急參觀門票(僅旺季客流高峰時開放,如五一、國慶):
- 成人票 100 元 / 人(僅含實體洞窟參觀 + 擺渡車,無數字觀影),參觀洞窟數量較少(約 4-5 個),開放時間為 12:00-16:00,需在官方渠道實時查詢開放情況。
- 預約渠道:唯一官方預約平台為 “莫高窟參觀預約網”(官網)或 “敦煌研究院” 微信公眾號,預約時需填寫個人資訊、選擇參觀日期與時段(分 8:00-10:00、10:00-12:00、12:00-14:00、14:00-16:00、16:00-18:00 五個時段),預約成功後憑身份證原件取票入園。
(二)開放時間與最佳遊覽時段
- 開放時間:旺季(4-10 月)8:00-18:00(最後一個預約時段為 16:00-18:00,17:00 停止入園);淡季(11-3 月)9:00-17:00(最後一個預約時段為 14:00-16:00,16:00 停止入園);每年 5 月 1 日、10 月 1 日可能提前 30 分鐘開放,具體以官方公告為準。
- 最佳遊覽時段:
- 上午(8:00-12:00):光線柔和,遊客較少,講解員狀態更佳,適合專注聆聽洞窟歷史與藝術講解,避免午后人流高峰;
- 淡季(11-3 月):遊客大幅減少,可更近距離欣賞壁畫與彩塑,部分 “特窟”(需額外付費的珍貴洞窟)開放機率高,適合深度文化體驗。
五、必遊景點與特色體驗
(一)核心參觀區域與代表性洞窟
- 數字展示中心(必體驗):
- 作為莫高窟遊覽的 “第一站”,數字展示中心通過 8K 超高清電影《千年莫高》與球幕電影《夢幻佛宮》,以沉浸式方式展現莫高窟的歷史沿革與壁畫藝術精華,尤其是《夢幻佛宮》,通過球幕技術模擬進入多個未開放的珍貴洞窟(如第 320 窟、第 45 窟),彌補實體參觀中部分洞窟不開放的遺憾,觀影體驗震撼,是理解莫高窟藝術的重要鋪墊。
- 實體洞窟核心看點(講解員帶領參觀,約 8-10 個洞窟,因預約時段與季節略有差異):
- 第 96 窟(北大像窟):莫高窟最高的洞窟,內有一尊 35.5 米高的唐代彌勒佛坐像,依山而鑿,氣勢恢宏,是莫高窟的標誌性洞窟之一,窟內壁畫展現了唐代宮廷生活場景,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。
- 第 259 窟(禪定佛窟):北朝時期的代表洞窟,內有一尊 “禪定佛” 彩塑,佛像面部微笑含蓄,被譽為 “東方蒙娜麗莎”,洞窟壁畫以 “因緣故事畫” 為主,線條簡練,色彩古樸,展現了早期佛教藝術風格。
- 第 45 窟(唐代彩塑窟):唐代佛教藝術的巔峰之作,洞窟內保存有 1 鋪 5 尊彩塑(1 佛 2 弟子 2 菩薩),人物形態飽滿、神情生動,衣紋褶皺刻畫細膩,宛如真人;窟內壁畫《觀音經變畫》色彩鮮豔,細節豐富,展現了唐代壁畫的高超技法。
- 第 17 窟(藏經洞):雖洞窟規模小,但歷史意義重大,1900 年在此發現了數萬件古代文獻與文物(即 “敦煌遺書”),現洞窟內僅保存有唐代高僧洪辯的坐像,牆上留有當年發現藏經洞的痕跡,是了解莫高窟歷史的重要節點。
- 莫高窟美術館與藏經洞陳列館:
- 免費開放,美術館展示莫高窟壁畫複製品、臨摹作品與研究成果,幫助遊客更系統了解壁畫藝術;藏經洞陳列館通過文物複製品、多媒體演示等,還原藏經洞發現的歷史過程與 “敦煌遺書” 的文化價值,適合遊覽後進一步深化認知。
(二)特色體驗項目
- “特窟” 參觀(額外付費):
- 針對深度文化愛好者,可在預約常規門票時同步預約 “特窟”(或現場在數字展示中心諮詢預約),每個特窟收費 150-300 元 / 人(如第 320 窟、第 158 窟、第 285 窟等),需由專業講解員單獨帶領參觀,可近距離欣賞未對普通遊客開放的珍貴壁畫與彩塑,深入了解特定時代的藝術特色,建議提前了解各特窟主題,結合興趣選擇。
- 研學體驗(需提前預約):
- 景區針對親子家庭與學生群體,推出 “壁畫臨摹”“彩塑製作” 等研學項目,在專業老師指導下,使用傳統工具與材料臨摹壁畫局部、製作小型彩塑,體驗古代工匠的創作過程,費用約 200 元 / 人(含材料、指導),需提前通過 “敦煌研究院” 公眾號預約,適合培養對傳統文化的興趣。
- 夜遊莫高窟(僅旺季特定時段開放,如暑假、國慶):
- 門票約 300 元 / 人,遊覽時間為 19:00-21:30,通過燈光營造與沉浸式講解,在夜晚參觀部分洞窟,感受與白天截然不同的靜謐氛圍,同時可欣賞敦煌特色文藝表演(如敦煌舞),是高端文化體驗項目,需提前 7 天在官方渠道預約。
六、實用注意事項:文明參觀,保護瑰寶
- 參觀規範與文物保護:
- 實體洞窟內嚴禁拍照、錄像(包括手機拍照),因閃光燈與拍照設備會加速壁畫顏料氧化,違者將面臨罰款(500-2000 元),景區工作人員會全程監督,需自覺遵守;
- 洞窟內空間狹小,參觀時需聽從講解員引導,不觸摸壁畫、彩塑,不隨意停留,避免影響後續批次遊客;
- 數字展示中心觀影時需關閉手機鈴聲,不隨意走動,保持安靜,尊重其他觀眾。
- 穿搭與物品攜帶:
- 穿搭:洞窟內溫度常年保持在 18-22℃,夏季需備薄外套(避免空調直吹),冬季無需額外保暖;建議穿舒適的運動鞋(步行遊覽為主),避免穿高跟鞋(可能影響洞窟地面保護);
- 物品:可攜帶小背包(裝身份證、手機、錢包),景區內禁止攜帶拉桿箱、大型背包(數字展示中心設有寄存處,免費寄存);手機需調至靜音或關機(洞窟內禁止使用),可攜帶筆記本記錄講解重點。
- 飲食與補給:
- 景區內僅數字展示中心設有便利店(售賣礦泉水、零食、簡餐,價格略高,如礦泉水 5 元 / 瓶、泡麵 15 元 / 桶),實體洞窟區無補給點,建議提前在敦煌市區購買乾糧與水,遊覽間隙在數字展示中心休息補給;
- 敦煌市區特色美食推薦:驢肉黃麵(30 元 / 份)、羊肉合汁(15 元 / 碗)、杏皮水(10 元 / 杯),遊覽結束後可返回市區品嚐。
- 其他實用貼士:
- 講解員服務:常規參觀由景區統一安排講解員(10-15 人一組),講解時長約 2 小時,若想深入了解,可在數字展示中心預約 “深度講解服務”(300 元 / 次,限 5 人以內,講解時間可延長至 3 小時,需提前 1 天預約);
- 住宿建議:建議住在敦煌市區(沙洲夜市周邊),酒店選擇多,經濟型酒店人均 150-200 元 / 晚,中高檔酒店人均 300-500 元 / 晚,交通便利,可方便前往莫高窟與鳴沙山月牙泉景區;
- 周邊串聯:莫高窟與鳴沙山月牙泉景區距離約 30 公里,可安排在同一天遊覽(上午莫高窟,下午鳴沙山),避免往返市區浪費時間,市區直通車有 “莫高窟 – 鳴沙山” 聯程接駁服務(需提前諮詢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