恩施土司城:探尋土家文化的璀璨明珠

地址

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土司路138號

開放時間

開園中;07:30-18:00開放(18:00停止售票,18:00停止入園)

官方電話

票務諮詢:0718-8458166

恩施土司城,宛如一顆鑲嵌在湖北恩施市西北的璀璨明珠,散發著獨特的歷史文化魅力。它坐落於小地名叫對山灣的地方,距市政府所在地僅 500 米,佔地面積達 300 餘畝,是全國土家族吊腳樓中規模最大、風格最典型、外觀最壯觀的仿古建築群,享有 “中華土家第一城” 的美譽。​

地理位置與交通​

恩施土司城位於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土司路 138 號。恩施市地處湖北省西南部,東經 108°23′12″ – 110°38′08″、北緯 29°07′10″ – 31°24′13″,地處湖南、湖北和重慶交匯處,古為施南府。這裡交通便利,若是選擇公共交通出行,可先抵達恩施市區,再乘坐計程車或公車前往景區;若是自駕,直接導航 “恩施土司城” 即可,景區周邊設有停車場。​

門票資訊​

恩施土司城的門票價格為成人票 45 元 / 人。

不過,景區也為特定人群提供了優惠政策:

學生(憑有效學生證)、60(含) – 69(含)周歲的老人(持身份證)可享半價優惠,即 22.5 元 / 人;

兒童身高 1.2 米以下免費;70 歲(含)以上老人持身份證免費。此外,關注一些旅遊平台,時常會有優惠活動,提前預訂還能節省時間。​

景點特色​

  1. 土司城門樓:走進恩施土司城,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赫然高聳的土司城門樓,它也稱土司朝門或看樓,是顯示土司威儀和功德的紀念性建築。門樓高 25 米,寬 12 米,為純粹榫卯結構的木樓,高大壯觀、結構精良。門樓前面左右兩座神人牽著龍的雕像,叫作 “天王送子”,右側牆上三幅壁畫,除中間一幅表現的是民族團結外,右邊一幅是反映土家先民生活的 “毛古斯”,左邊一幅的兩個彪形大漢是土司城門樓的守護神 “努里巴嘎” 和 “柯斗毛人”。門樓門窗由 200 扇門、189 塊鏤空雕花圖案組成,內容多為戲文及民間傳奇故事。整座門樓還隱含著許多奇巧而又寓意雙關的數字,如門樓高 4 層、12 根柱、24 根樑,分別意味著一年中的 4 季、12 個月和 24 個節氣。​
恩施土司城
恩施土司城
  1. 侗族風雨橋:這座仿古風雨橋,兩座橋亭聳立於橋廊之上,飛簷翹角,畫棟雕樑,十分精緻美觀。風雨橋多建於河流渡口之處,橋廊兩邊專設有欄杆和長坐板,以供肩挑背馱的商旅行人歇氣納涼、遮蔭避雨,因而稱 “風雨橋”。在這裡,遊客可以稍作歇息,感受那份寧靜與愜意。​
侗族风雨桥
侗族风雨桥
  1. 稟君祠:坐落在遊船碼頭對面山上的是土家族十分崇尚的先祖稟君廟。稟君廟為三層三進重簷廊柱式建築,坐西朝東,雄峙山腰,巍峨氣勢。緊傍廟宇,沿山壁繪有巨大長卷壁畫,壁畫記載了稟君一生的豪情壯舉,謂之 “稟君開疆拓土勝跡圖”。相傳稟君是巴姓人之子,名叫巴務相,他率領巴人開疆拓土,建立巴國,推進了巴人的文明進步。巴人為緬懷他的功德,建此廟立像祭祀,四時香火不絕。​
  1. 校場:土司校場,也稱射圃,是土司兵丁操防習武的地方。這裡除置有一般刀槍劍戟外,還設有赤腳攀登的苗族刀梯、箭垛(靶)、桑木弓、爬竿和練習膂力的石磨、石鎖等,讓人不禁聯想到當年土司兵丁在這裡刻苦訓練的場景。​
  1. 土家族民居:這裡是典型的土家族民居建築 —— 吊腳樓。吊腳樓多依山傍水而建,房前屋後多植果木與竹林。在綠樹掩映中,一樓挑出,凸顯出 “小橋流水人家” 的優美意境。一般為一開三間的單邊吊腳樓,左邊兩間落在實處,右邊一間懸空。左邊是火房、中間為堂屋,右邊即是廂房。廂房下面有柱無壁,樓上乾燥,用來住人或堆放糧食,這樣的設計既避免了毒蛇野獸對人的傷害,樓下又可餵養牲口、安置粗重家具、堆放柴草,一舉多得。​
  1. 九進堂:九進堂是整個土司城的核心部分,由 333 根柱子、333 個石柱礎、330 道門、90餘扇窗、數千塊雕花木窗、上千根檩子、上萬根椽木組合而成。進深 99.99 米、寬 33 米,總建築面積 3999 平方米,是目前國內罕見的純榫卯相接的木結構建築。舉目望去,亭台樓角、層簷飛爪,高低上下,錯落有致,顯出雄奇、巍峨和富麗堂皇,道地的一座土司皇城。這裡集中展示了土家族的建築、雕刻、繪畫藝術,每一處細節都蘊含著土家人民的智慧與創造力。​
九进堂
九进堂
  1. 城牆:土司城牆全長 2320 米,寬 1.2 米,依山取勢修造,逶逶延綿,雄偉壯觀。土司時期,各土司為發展壯大經濟實力,一方面廣泛開墾荒土,發展生產;另一方面又相互間爭田奪地,甚至劫掠百姓,擴充勞動力。城牆的修建便是為了防禦外敵,城牆上設有瞭望台、烽火台等,如今雖已不再用於防禦,但依然能讓人感受到當年的緊張氛圍。​
土司城墙
土司城墙
  1. 鐘樓:土司城牆的最高處是鐘樓,一座三層的亭塔式建築,底層為城牆,中層為城樓,頂層為亭。亭內懸一口重達 3000 餘斤的大銅鐘,鐘上鑄有 999 字銘文,記敘了土家族滄桑歷史。站在鐘樓頂層極目遠眺,遠處群山連綿,城市新樓林立,山河壯麗之景盡收眼底。​
  1. 鼓樓:鼓樓與鐘樓相互呼應,同樣具有獨特的建築風格。在過去,鼓樓常用於傳遞信息、召集族人等,如今它已成為展示土家族文化的重要載體,遊客可以在這裡了解到更多關於土家族的傳統習俗和生活方式。​
  1. 百花園:百花園是土司皇城的 “御花園”。園內玉階玲瓏,假山參差,碧水遊魚,曲欄幽徑,盡顯出王室花園的富貴。園中春有桃花櫻花、夏有牡丹芙蓉、秋有丹桂海棠、冬有梅花飄香,林林總總,姹紫嫣紅,加上古柏蒼松,茂林修竹,真可謂不是圖畫,勝似圖畫。各土司注重亭園的設置,以滿足王室休閒和娛樂,這裡曾是土司王室賞花、賦詩、撫琴、吟詠以及猜謎鬥草的地方。​
  1. 白虎雕像:白虎在土家族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,被視為土家族的圖騰。白虎雕像威嚴莊重,彷彿在守護著這片土地和這裡的人民,體現了土家族對祖先的崇敬和對傳統文化的傳承。​
  1. 臥虎鐵橋:鐵索橋位於白虎山下的臥虎溝上,橋高 22 米,長 66 米,寬 2 米。橋下流水涓涓,兩岸山林綠樹蔥鬱,人走在橋上,若用力奔跑,橋身便會晃盪,給遊客帶來別樣的體驗。​
  1. 聽濤茶樓:遊客可以在這裡稍作停留,品嚐一杯香茗,聽著窗外的風聲、濤聲,感受那份寧靜與愜意,放鬆身心,享受片刻的悠閒時光。​
  1. 民族藝苑:民族藝苑內展示了土家族、苗族、侗族等少數民族的傳統手工藝品、服飾、樂器等,讓遊客深入了解少數民族的文化特色和藝術魅力。在這裡,還能欣賞到民間藝人的現場表演,如土家織錦、剪紙等,感受傳統手工藝的獨特魅力。​

注意事項​

  1. 恩施土司城夏季氣溫較高,陽光強烈,遊客需做好防曬措施,攜帶防曬霜、太陽眼鏡、遮陽帽等。同時,夏季也是恩施的雨季,記得隨身攜帶雨具。​
  1. 景區內有些建築年代較為久遠,參觀時請注意保護文物,不要隨意觸摸、刻畫。​
  1. 在欣賞土家族民俗表演時,請尊重當地的文化習俗,遵守現場秩序,不要大聲喧嘩。​
  1. 景區內有一些餐飲場所,但口味和價格可能因人而異,遊客也可以自帶一些零食和飲用水,以備不時之需。​
  1. 恩施土司城面積較大,遊覽時間較長,建議穿著舒適的運動鞋,以便更好地欣賞美景。​

恩施土司城,這座承載著土家族數百年歷史文化的古城,宛如一本生動的史書,每一頁都寫滿了故事。在這裡,你可以穿越時空,領略土司王朝的威嚴與輝煌,感受土家族古老而淳厚的民風民俗。無論是對歷史文化感興趣的學者,還是渴望體驗不同民族風情的遊客,恩施土司城都絕對是一個不容錯過的旅遊勝地。

Similar Posts